欢迎访问bevictor伟德官网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集团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bevictor伟德官网民族史讲谈第十九讲:“谁是华夏?——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6日 10:46 点击数:

2018年11月7日19:00,《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正寅教授,在BETVLCTOR网页版注册东陆校区文渊楼405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谁是华夏?——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的讲座。学院林超民教授及校内外二百余名师生加入了本场讲座。

首先,刘正寅教授建议何谓华夏的问题。他解释说,华夏是中国古代民族,但又不限于民族的概念,是一个多意涵、多层次的历史概念,并且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停发展变化。他特别强调了历史“民族”与现代“民族”概念的差异; “华夏”是一个历史概念,分析华夏民族应该将其置于历史语境之中。

接下来,刘正寅教授着眼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序,对“华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变迁做出讲解。他从华夏的起源说起,指出华夏民族起源于中华大地,远古时代在黄河中下游融合形成了夏、商、周三族的主体部分,是华夏民族起源的核心。西周时期,诸夏与其他各族已有明显区分,随着华夏民族共同体的稳定,以及与周边民族的深入往来,华夏与周边诸族边界逐渐清晰。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造成了各族杂居的局面,在异族的进攻之下,华夏族认同加强,开始强调“夏夷之辨”。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夏夷之辨”最为明确,但区分的标准是文化,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孔子又主张夷夏可互变,夷用夏礼,即夷的行为符合周的礼乐文明,夷则进而为夏;夏用夷礼,则退而为夷。经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民族融于华夏,至战国时期已完全形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随后,刘正寅教授讨论了秦的统一对华夏民族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两汉的大一统促进了华夏/汉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和华夏文明的远播。同时,刘教授论述了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古典文献对华夏的建构,讨论了文本书写中对历史记忆的呈现与重构,特别强调了记忆的可操控性。刘正寅教授从民族史的视角,宏观地论述了秦汉以降华夏/汉民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过程中,扩大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此外,内迁各族一般都自称是炎黄等先王后裔,形成各族同出一源、共为一家的“华夷一体”的观念,并突出表现在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对政权合理性的解释及其所推行的汉化政策当中。他强调,这些族源认同和汉化政策反映出各民族对华夏的强烈认同心理,体现出了中国多民族整体不可分割的特征;各族与汉族一样都以华夏自居,将自己看作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时期)整体中的组成部分。

最终,刘正寅教授以元和清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为例,阐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承继性,并对清朝“夷人外化”的华夷观做出解释:在以满族为统治民族的清朝看来,只要是居于清朝大一统政权下的民族均已“进而为华夏”,只有尚未纳入清朝版图的民族才是“夷狄”。按照这一观点,随着清朝对全国统一的完成,整个清朝境内的各民族俱为华夏,而以外国为夷狄。此外,他指出,我们当代公众认知下的“华夏”,是基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语境下对“华夏”的重构。

讲座结束后,刘正寅教授对同学们所建议的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本场讲座深化了在座师生对“华夏”观念历史源来的认识,丰富了对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理解,对理性看待“华夏”的内涵和外延大有裨益。

(伟德BETVLCTOR体育 供稿)

Scroll to Top